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浅谈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

时间:2016-10-13 10:04 点击:
摘要: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,它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。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,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,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,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 关键词:体育教学;心理健康;中学生 第

  摘要: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,它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。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,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,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,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  关键词:体育教学;心理健康;中学生

 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:“所谓心理健康,是指在身体、智能以及情感上,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,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”。中学生由于生理、心理方面变化比较快,心理活动不稳定、认知结构不完备、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同步、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不足,对社会和家庭高度依赖,特别是由于生理方面突变,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变化。此时,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更为明显,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、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等等。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厌学、偏激、急躁、冲动、叛逆等一系列心理现象,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,会遇到更多的挫折,导致许多心理问题,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。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》指出:“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,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。学校要树立‘健康第一’的指导思想,切实加强体育工作。”由此可见,我国中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。通过国内大量资料表明,心理障碍已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。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,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去,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。

  体育教学不是简单的“教”与“学”的关系,还必须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来促使身体器官和身体机能的发展。在体育教学中,可以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去,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,起到调节心理、发展乐趣的作用。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,不同的体育教材包含着不同的思想因素,抓住这一特点研究它,并及时进行引导,就能起到不同的教育作用。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,对有以下心理障碍的学生,采取相应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心理干预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  一、依赖性强

  这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表现信心不足,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他人,心甘情愿地置身于从属地位,遇到事情总想依赖他人,不能自立或自给。这种不良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,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拼搏精神,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,造成人格上的缺陷。例如,在双杠教学中,学生练习“杠上支撑前摆下”,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独立完成,总想依靠别人帮忙。这时候教师应该走到学生身旁,让学生产生有“安全”的感觉,并且给予表扬与鼓励,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,让他们体会到没有他人保护帮助,自己也能独立完成任务,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,增强自信心。

  二、意志不坚定

 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,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,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。中学生意志发展迅速,在遇到困难时,乐于独立思考,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,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强。由于中学生意志发展不够完全成熟,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常常半途而废,毅力不坚强。而体育锻炼一般都有激烈、紧张相对抗,艰苦、疲劳相伴随以及竞争性强等特点。在体育教学中,让学生参加一些有较长时间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活动。例如,拔河(一对一对抗,两人实力相当)、俯卧支撑(采用俯卧姿势,原地支撑5分钟)等项目。在练习之前,给学生讲一些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不畏强敌、顽强拼搏,最后取得胜利的先进事例,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。在锻炼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、吃苦耐劳、坚持不懈、克服困难的精神,提高了学生的意志品质。

  三、自控能力差

  自控能力指的是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、感情、欲望施加的控制。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易急躁、冲动、缺乏足够的忍耐性,遇到不顺心事就心浮气躁,不是动嘴就是动手动脚,与人相处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不考虑别人的感受,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。对这些学生让他们多参加慢跑或者棋类等一些缓慢、持久的活动项目,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改善。练好自控力,增强自控力,就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一些失足,多一份珍重。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